2016年,工信部印發了《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安排智能制造工程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133項,安排工業強基工程47個方向61個項目。此外,有關部門圍繞重點領域,率先啟動了核心競爭力提升、智能制造、強基工程等專項。如發改委實施了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7個重點領域產業化實施方案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包,2016年共支持項目852個;財政部整合設立了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
以城市(群)為載體的《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工作也在扎實推進。目前,已經批復了寧波市和蘇南5市、珠江西岸6市1區城市群為試點示范城市。此外,還啟動了智能制造、產融結合、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等部分領域的試點示范工作,不斷探索新常態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新路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一年多來,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等五大工程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方面,發展勢頭和試點示范工作亮點頗多。
在湖南長沙的三一重工,5分鐘就有一臺挖掘機下線;在湖北武漢美的智能工廠,智能空調能感知人體溫度,并及時調節;在湖南株洲的“中國動力谷”,誕生了國內首條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產線……這些都展示著制造升級為“智造”的魅力。
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還有許多領域尚待補課。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的中國制造業,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并存,“多元現狀”與“多元需求”并存,在我國推進智能制造,注定要不斷探索、反復試錯。一方面,要依托自身產業基礎,以智能制造工程為抓手,在研發和應用兩端共同發力,以研促用,以用帶研,加快重點領域智能轉型;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國互聯網規模和應用優勢,開展工業云、大數據、物聯網應用試點,推動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發展。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以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關鍵技術裝備取得積極進展;智能制造裝備和先進工藝在重點行業不斷普及,離散型行業制造裝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業過程控制和制造執行系統全面普及,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復制推廣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為深入推進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基礎。
同時,相對工業發達國家,推動我國制造業智能轉型,環境更為復雜,形勢更為嚴峻,任務更加艱巨。因此,我們必須立足國情、著眼長遠,抓住全球制造業分工調整和我國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引導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推進制造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破解制造業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大意義。惟有盡快補齊我國制造業短板,才能如期在2025年跨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 http://www.csh-cma.org.cn/